天然氣作為一種潔凈燃料,含硫量和含氮量比煤低得多,燃燒后產生的煙氣幾乎無煙塵。因此,在國家和各級政府實施的“碧水藍天工程”中,要求燃煤鍋爐逐步改為天然氣鍋爐,特別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強制實施改造。隨著燃油燃氣鍋爐的廣泛使用,一個以前沒被注重的污染源——氮氧化物的污染將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對此不能不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大氣中存在的氮氧化物有NO、NO2、N2O、N2O3、N2O4、N2O5等;在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燃燒時產生的
氮氧化物有NO、NO2等,通常把二者統稱為氮氧化物(NOx)。燃氣鍋爐NOx有三種不同的生成機理,其中熱力型NOx由燃燒空氣中的N2在高溫下氧化而成,是目前大氣污染
中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
無論客戶來自哪個地區,我們只給您天南地北都適用的低氮型燃氣鍋爐。鄭鍋遵循最嚴格的北京地區新標,其他排放標準實施地區的客戶更可放心購買我們
的產品。
該標準總體上與歐洲鍋爐排放標準相當,接近目前全球最嚴的美國南加州鍋爐
排放標準。
將爐膛內燃燒過程設計成三個區域,主燃燒區送入大部分燃料,將燃料燃燒所需的空氣分階段送入爐膛,將空氣量80%左右送入主燃燒區,主燃燒區的上部(火焰的下游)噴入二次燃料進行再燃燒并形成還原性氣氛,在第三區送入燃燒所需其余空氣,完成燃盡過程,以此實現燃料和空氣分級燃燒。鄭鍋該技術可使燃氣鍋爐NOx排放量降低60%-70%。
煙氣再循環的回流技術,原理上就是從鍋爐的排煙口通過一個外部管道,引流一部分煙氣重新回到燃燒機吸風口,加入到爐膛內再循環。FGR技術可以降低燃燒溫度,降低氧氣分壓,從而可以有效地減小NOx生成。
通過特殊設計的燃燒機及混合裝置,在點火之前將燃氣與空氣完全混合均勻,并送入特制的燃燒頭進行燃燒,燃燒劇烈快速,火焰溫度可達1000℃以上,預混燃燒的最大特點是燃燒完全,效率高,并且能實現超低NOx排放,符合我國最嚴格的NOx排放標準。
2017年6月12日,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對鄭鍋新鄉某藥廠項目低氮鍋爐設備進行了環保測試,NOx排放量的實測數據為26.53mg/m3 。
建議選用WNS型低氮天然氣鍋爐
建議選用SZS型低氮天然氣鍋爐
熱力型NOx生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燃燒溫度。燃燒溫度在當量比為1的情況下達到最高,在貧燃或者富燃的情況下進行燃燒,燃燒溫度會下降很多。運用該原理開發出了分級燃燒技術。
空氣分級燃燒第一級是富燃料燃燒,在第二級加入過量空氣,為貧燃燃燒,兩級之間加入空氣冷卻以保證燃燒溫度不至于太高。燃料分級燃燒與空氣分級燃燒正好相反,第一級為燃料稀相燃燒,而在第二級加入燃料使得當量比達到要求的數值。這兩種方法最終將會使整個系統的過量空氣系數保持一個定值。
更換新的低氮燃燒器,從一個噴嘴變為多個噴嘴,將燃氣的燃燒區域進行分散 ,從而在燃燒區域避免熱負荷集中,降低局部燃燒溫度。通常情況下,燃氣鍋爐天然氣燃燒溫度超過1400℃后,就會產生大量氮氧化物。改造后,爐內的溫度控制在1000℃以下,再輔以分級燃燒、煙氣循環等技術,使得氮氧化物的濃度大大降低。
改造后,被改造鍋爐的氮氧化物濃度完全可以控制在30毫克/立方米以下,而沒有改造的其它鍋爐的排放數值還會在150毫克/立方米甚至200毫克/立方米以上。
鍋爐是一個整體設備,燃燒器與鍋爐要有必要的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優效果,最終效果取決于燃燒器與鍋爐的匹配程度,這也是新標準對改造項目的限值要求與新建項目不同的主要原因。改造項目會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改造的設定預期要在合理范圍內“因地制宜”。
鍋爐低氮燃燒改造方式多樣,技術復雜,為了保障改造工作的順利實施,有效防范安全風險,預防事故發生,經專家分析論證,綜合安全、環保影響因素,提出如下建議:
(1)對于7.0MW(蒸發量10t/h)以上的在用鍋爐,不建議采用預混燃燒的改造方式;
(2)對于中心回燃鍋爐,不建議采用更換燃燒器的改造方式;
(3)對于在用鍋爐,不建議采用直接改造燃燒器的改造方式。
多臺燃煤鍋爐設備通過河南省科技廳成果鑒定,其中116MW流化床鍋爐榮登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質檢總局組織編制的《高效節能鍋爐推廣目錄(第一批)》榜首。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鄭鍋將始終本著“與環境共生”的信念,長遠考慮健全的低氮燃燒設計方案,堅持可持續性發展,領先把控市場動向,提高鍋爐環保性能,并不斷完善用戶體驗度。為捍衛藍天,創造和諧、健康的生活環境做出積極貢獻,并為致力于打造中國低氮鍋爐第一品牌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