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要轉型,“互聯網+制造”功不可沒
在中國工業經濟轉型升級背景下,伴隨“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熱潮的推動,工業互聯網正逐漸成為創新焦點和“中國制造”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國際地位大幅提升,已成為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與此同時,我國制造業正面臨低成本優勢快速遞減和新競爭優勢尚未形成的兩難局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032.4億元,同比下降1.7%。在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情況下,企業亟須通過轉型升級提升效益和競爭力。
為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國務院今年頒布的《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要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進制造業結構調整等戰略任務。其中,工業互聯及智能制造成為重點發展領域。
工業發展的內在需求逐步提升,互聯網代表的新經濟形態快速發展,政府為提升制造業競爭力定制產業政策成為各國共識,這些都將驅動工業與互聯網結合并進行下一步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戰略為中國工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方向和路徑,工業互聯網將為智能制造提供關鍵的基礎設施,并打造新的工業生態體系。
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其實和國外有很大差異,目前許多共性技術、核心技術、標準體系等都有缺失,業界應圍繞整個體系建設、能力建設來推動發展,避免企業單打獨斗。另外,發展工業互聯網,當前重要的是要針對各個行業提供解決方案,對接產業的發展,而不要盲目跟風。